2015年9月3日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结束后,一位年轻的女列兵手捧鲜花在火车站迎接凯旋的阅兵战友。
望着“平型关大战突击连”方队男兵们刚毅的脸庞和挺拔的军姿,一个梦想在她心里埋下了种子:“有一天,我也要走过天安门,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!”
十年转瞬即逝。2025年,这位曾经的女列兵已成为阅兵装备方队中,带领一群钢铁汉子迎接一场举世瞩目的阅兵盛典。她就是第78集团军某旅二级上士王爽。
01 梦想萌芽,列兵立下阅兵志
故事始于2015年。当时还是列兵的王爽手捧鲜花,同战友一起迎接“平型关大战突击连”方队阅兵战友凯旋。
目睹受阅战友们挺拔的军姿和自豪的神情,王爽心中涌起无限向往。那一刻,她立下誓言:“有一天,我也要走过天安门,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!”
这个梦想成为了她军旅生涯中的明亮灯塔。在接下来的四年里,她刻苦训练,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素质和队列水平,只为有朝一日能踏上长安街。
02 梦想成真,女兵圆梦天安门
2019年,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选拔开启,王爽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申请。
凭借过硬素质,她成功入选徒步方队女兵,并且身兼教练员、排面长三重身份。
初次受阅即担当重任,王感到了巨大压力。
作为教练员,她需要自己先掌握所有动作要领;作为排面长,她要带领整个排面达到最高标准。
训练场上,王爽对自己要求异常严格,每个动作都要追求极致。
她每天带头刻苦训练,即使汗水浸透衣襟,也从不降低标准。
2019年10月1日,王爽和战友们以最完美的状态、最昂扬的斗志通过天安门广场。
那一刻,所有的汗水都化作了荣光。
凭借优异表现,王爽被徒步方队指挥部评为“优秀教练员”。
03 新的召唤,从队员到教练员的转变
2025年,当得知又有阅兵任务时,29岁的王爽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。
然而,由于女兵选拔范围未涵盖她所在的单位,她未能入选受阅队员。
就在王爽以为自己要与本次阅兵失之交臂时,一道新的任务来临——领导问她是否愿意担任装备方队乘载员的教练员。
面对这个提议,王爽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行!我一定完成好组织交给我的任务!”
有人问她,不能亲自走过天安门,遗憾吗?
王爽坦言:“当然会有遗憾,但即使不能再次通过天安门,也要与自己的队伍并肩战斗到底!”
04 挑战常规,女教练员走进男兵方阵
王爽成为装备方队中唯一的女教练员,在强调力量与气势的男兵方队中,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。
初次走进男兵方队的训练场时,王爽能感受到一些目光里的疑虑。
男兵们惊叹之余,心中存有一个疑问:这位女教练员能带好我们吗?
王爽清楚,在训练场上,专业能力是唯一的语言,实力才是赢得尊重的通行证。
她等待着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。
一次课目示范中,王爽军姿挺拔,摆头、敬礼、呼号,如教科书般精准、利落并充满力量。
男兵们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。
05 严格训练,女教头的“铁面”之道
训练场上,王爽总是攥着三样东西:量高度的卷尺、掐时间的秒表、录动作的记录仪
在男兵们看来,她就是训练场上最严苛的“裁判”。
王爽本以为装备方队的阅兵式会比徒步方队的正步分列式简单,“本以为静态站立比动态正步简单,上手才知道‘静’里面的门道更深”。
她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看似凝固的军姿站出排山倒海的气势。
她坚持“远看威武挺拔,近看庄重自豪”的标准,用“拔起来”的口头禅时刻提醒队员们。
“当数亿双眼睛聚焦在你身上时,很小的误差都可能留下遗憾,”王爽说。
正是这种对标准的极致追求,使她所带排面的精神状态始终最佳。
06 刚柔并济,训练场上的“知心姐姐”
王爽深知,能走向长安街的不仅是肌肉记忆,队员的心理韧性也至关重要。
她发现男兵虽然能吃苦、执行力强,但有心事不愿表达,总是把压力埋在心里。
发挥在集团军心理巡回服务积累的经验,王爽主动当起了心理咨询师
训练间隙,她了解队员所思所想,把心理服务做在训练场。
王爽创新设立“队员情绪状态可视化晴雨表”,实时掌握队员心理动态:“阴天”了,“三互”小组上;“下小雨”,心理骨干帮;“雷暴”预警,“知心姐姐”王爽就赶紧出马。
她还把热身操配上动感的DJ舞曲,把课间休息变成有趣的团辅游戏,把生硬的心理课变成身边的阅兵小故事。
07 温情时刻,钢铁汉子的柔软心
在紧张的训练过程中,王爽做了一件特别温暖的的事——她主动联系一百多位官兵家属,收集家属祝福视频,为士兵带来惊喜和鼓舞。
当训练间隙屏幕上出现家人的笑脸时,不少钢铁汉子红了眼眶。
这些细微处的暖意,是让钢铁之躯保持韧性的“精神盐分”。
王爽逐渐成为了队员们信赖的知心姐姐”。
训练场上,她是严格的“王教练”;训练场下,她是队员们口中亲切的“王爽姐”。
这种刚柔并济的带兵方式,使得整个方队不仅在动作上达到极致,在心理上也保持了最佳状态。
08 双重角色,从教练员到受阅队员
就在王爽全心投入教练员工作时,一个令她喜出望外的消息传来:由于素质过硬和岗位需要,她将被补充到受阅队伍。
这意味着她不再只是场边的“教练员”,而能与战友们并肩挺立,作为“队员”共同接受检阅。
这份信任与机遇,让她心潮澎湃。
“与一起训练的兄弟们并肩受阅,将是我阅兵路上最璀璨的荣光,”王爽激动地说。
她默默告诉自己,作为队员,必须一丝不苟地达到自己立下的标准,甚至要做得更好。
从此,王爽开始了双重角色的训练生活。
作为教练员,她要指导队员;作为受阅队员,她要与自己立下的高标准严要求对抗。
09 全面才华,训练场外的多彩人生
训练之外,王爽还是此次任务活动的文艺轻骑队队员。
晚会上,她妙语连珠,掌控全场;慰问演出时,她舞姿灵动,用笑容点亮整个舞台。
这时,她不再是训练场上严肃的“王教练”,而是点燃热情、激励士气的文艺骨干,是队员口中亲切的“王爽姐”。
这种多面才能不仅丰富了训练生活,也让王爽与队员们建立了更为深厚的情谊。
她的笑容和活力成为了训练场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,缓解了紧张的训练气氛。
10 荣耀时刻,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
让我们一起期待九月三号,王爽与队员们一起,以最完美的状态通过天安门广场。
他们整齐划一、气势如虹,展现出中国军队的威武雄壮和中国军人的英姿飒爽。
从十年前为受阅战友献花的列兵,到阅兵场上的优秀教练员;从徒步方队到装备方队;从带女兵到带男兵——角色和任务虽发生变化,但以不服输的劲儿追求完美,以最高的标准迎接党和人民的检阅,在王爽这里,始终如一。
这一天,王爽不仅实现了自己接受检阅的梦想,还带领整个方队展现了最精彩的一面。
这是她军旅生涯中的高光时刻,也是新征程的起点。
#胜利日大阅兵#
配资网络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